打廣告玩虛的,不動腦子,其實反映保養品批發了國産化妝品行業整 體的浮躁,不能夠沈下來真心做産品。行業起步晚,一開始的時候感覺消費者喜歡洋品牌,很多本土企業就給自己取個洋名,鉚足了勁把自己整成假洋鬼子。可後來 發現這招不好用,一些企業就琢磨炒作漢方本草,剛有點效果其他企業就開始跟風,沒多久全行業都漢化了。有人說,國産化妝品,不管是起洋名還是搞土方,剝開 皮看瓤,裏面都一樣。在整個行業濃重的浮躁氛圍下,沒有幾個企業真正在産品研發上下功夫。
數據顯示,國際知名化妝品企業每年的研發投入,一般都占到企業營業額的3%到4%,甚至更高,而中國化妝品企業每年的研發費用占比平均不足1%,並且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投保養品代工入到産品包裝等非核心方面。目前,國內不少化妝品企業熱衷于爲産品推出一些新鮮概念,有的甚至連這些概念都不能自圓其說地講出故事和原理,而能以實踐進行支撐的企業則更是鳳毛麟角了。
中國化妝品企業之所以浮躁,原因就在于它們一進入市場就選擇了一條錯誤的路線:宣傳引領,廣告至上。也就是說,先打廣告,再隨著市場的擴大調整産品質量、改善配方,以適應品牌發展的需要。這種發展模式的最大弊端是企業太過務面膜代工虛,注重表面文章,把廣告做得鋪天蓋地,而産品卻沒有什麽技術含量,且産品差異性不強。洋品牌也打廣告,而且是花大本錢打,但它們這樣做有一個關鍵前提,那就是有産品。不僅産品質量過關,而且還有特點和賣點。
千言萬語歸爲一句話:無論哪個行業,最終的競爭點還在于産品本身。廣告宣傳、外觀設計等這些投入性工作不是不能做,而且做好了的確可以帶來企業價值的提保養品OEM 升。 但做這一切的前提是企業産品必須要有價值,産品力必須是可持續、可期待的。否則,這些投入不僅帶不來效益和回報,反倒成爲企業的負擔。要知道,化妝品消費 中初次購買僅爲嘗試性購買,形成二次三次以至于多次的購買才算是企業真正意義上的成功。對于不注重研發投入只靠市場宣傳的諸多國産化妝品企業來說,要想從 消費者那裏獲得品牌忠誠度很難。
不要怪消費者的不選擇,要怪只能怪自己産品力不夠。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,就下功夫去彌補吧。有人說,中國化妝品市場必須經曆一場大洗牌,而洗牌的過程就是去浮除躁的過程。誰最終不虛不浮了,把注意力放在産品上,誰才有可能在市場中獲勝,成爲真正的贏家。
- Mar 07 Fri 2014 11:14
保養品批發-化妝品業如何去浮躁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