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孕的早期症狀從私處分泌物變私密處保養多就能看出一二,不少孕婦都反映在懷孕初期會遭遇私處分泌過多、私處瘙癢的症狀,面對這些現象准媽媽們如何護理好?
懷孕初期症狀一、陰道分泌物隨著孕期改變
正常的陰道分泌物是由水分、蛋白質、醣蛋白、腺體分泌物及其它陰道良性細菌、代謝物所組成,正常的分泌物是透明、稍微黏稠但無味的物質。不少孕媽發現自己的分泌物增多的時候,常常會恐慌,擔心給自己或者寶寶帶來不利的影響。
孕期分泌物的改變,主要是因爲陰道和子宮頸腺體增生,此外,陰道壁黏膜也會産生分泌物。因此,懷孕之後,陰道的分泌物會適當增加,但懷孕初中期和未懷孕 時差異不大,懷孕後期的量則是類似平時的排卵期,或再更多一些,當分泌物的量異常又合並有異常顔色及氣味,就應循線追查出異常的源頭,以捍衛自身健康。
懷孕初期症狀二、觀察分泌物有據可循
其實,孕媽若是在懷孕期間,判斷其是否感染疾病除了觀察分泌物的“量”之外,還應該仔細分辨分泌物的“顔色”和“氣味”, 因爲不同的細菌感染,帶給陰道的變化也是不一樣的。孕媽們只有掌分泌物變多握了這些要點,才能清楚的掌握自身和胎兒的健康。
不少孕媽們在孕晚期還常常會將分泌物和破水搞混,因高位破水是點狀流出,和分泌物類似,媽咪在家中難以自行判斷。其實,陰道分泌物和羊水最大的差異是酸 堿不同,陰道分泌物呈酸性、羊水爲堿性,若是用試紙檢測,分泌物會維持黃色,羊水則會使試紙變爲藍色。當然,這些檢測還是需要專業人士來操作的,懷孕後 期,若是孕媽不能確定是分泌物或是破水,應直接到請教專科醫生的意見。
懷孕初期症狀三、從分泌物判斷陰道感染
1、黃色黏稠狀
可疑凶手:白色念珠菌感染
白色念珠菌本來就存在于陰道,一旦抵抗力降低或過分勞累,白色念珠菌的數量便會增加,進而形成感染。白色念珠菌感染後,除了按時分泌物有異味服藥、塗抹藥物之外,必須留意平時的生活習慣。
2、灰黃色有異味
可疑凶手:細菌性感染
細菌性感染通常是厭氧性細菌,陰部不一定會癢,嚴重者陰部會紅腫。細菌性感染的治療以陰道塞劑及口服藥爲主,值得注意的是,細菌可能沿著子宮頸進入子宮腔,造成羊膜腔發炎,使胎兒感染,感染容易誘發子宮收縮而形成早産。
3、水漾有泡泡
可疑凶手:滴蟲感染
經由滴蟲傳染的性病,陰部會嚴重發癢。此外,分泌物呈水漾且會有泡泡,通常是給予陰道塞劑及口服抗生素治療,一周就可治愈,但因是經由性行爲傳染,准爸爸應該一起治療。
4、咖啡色血絲
可疑凶手:早産征私密處清潔兆
懷孕初期出現的咖啡色血絲很有可能是“著床性出血”,這是胎盤剛著床時,子宮微血管破裂後造成的些微血絲。孕早期出現這種情形,屬正常著床現象,但在懷孕20周前出現量多的血絲都可能是早産征兆,要盡速進入進行檢查,並做好安胎。
懷孕初期症狀四、孕期陰部護理的關鍵
1、保證良好的生活習慣
洗澡勿用過熱的水,因陰部散熱慢,若是浴後直接穿上衣服,容易造成陰部悶熱潮濕;並且使用淋浴,避免盆浴。
2、陰部清潔要注意
清潔時用一般肥皂即可,不要過度清潔,且勿清洗陰道,因陰道中的黏液可保護陰道,若是黏液被清洗掉,也可能造成陰道感染,沐浴時只要清洗陰部外部即可。
3、選擇適當的內褲
孕媽不要穿著太緊的褲子,應選擇棉質透氣材料,以維持陰部的通風、幹爽,以免增加白色念珠菌的數量,此外,若是私處毛發較爲濃密者,也建議稍做修剪。
4、衛生使用護墊
孕期分泌物增多時,孕媽可使用安全護墊,但一定要勤更換,若過久沒更換護墊也易滋生細菌。行房時也建議帶保險套,因精液是堿性,會中和陰道酸性,破壞陰道環境。